那些年,上《百家讲坛》的老师们,都除了是“行走的参考文献”之外,还都是“行走的造梗机器”吧……
(˵¯͒〰¯͒˵)
“谁让你姓管。”~2333,蚌埠住了🤣。
(源:百家讲坛《国史通鉴·春秋战国篇》 主讲人: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
*预警:架空无脑段子,纯乐子向,so
考据求放过🙏🏻
又,只是个段子,不是文(ˊ˘ˋ*)♡
请相信我如果写文的话文笔不是这样的
首阳山初畋。
盾得到的消息是姨父将要假借狩猎在温地“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还没见过周天子,所以在父亲面前对此事表现得格外热心,希望自己能跟着去。
然而子余似乎会错了意。
于是,“那盾儿你带着穿儿他们去首阳山玩几天?”
盾os:好的哦,但是见不到天子了……💔
到了首阳山之后——厥:“二位公子,谁牵猎犬?”
盾:(强装镇定)“……阿厥你来吧,我不喜欢犬科动物。”
平日里上房揭瓦的穿:(此刻异常乖巧)“韩仁兄你最厉害了,你来好不好?”
厥:(忍俊不禁)“那仆恭敬不如从命了。等下,1、2、3,看镜头~”
盾和穿百般掩饰下的狼狈还是被拍了下来,盾不明白为什么厥到哪都带着相机。然而厥只是单纯认为盾局促不安的样子很可爱……
三人轻装简从,随行的仆役也很少,猎物没打几只,多数时间里都在林间赏景谈天,或摘摘野果子。
返程途中,厥仍不时主动料理杂事,盾强求和他同乘,“阿厥,这些事情交代给媵侍去做就好。你是客,又何必真把自己当成赵家的……”
“公子,”厥打断了盾的话,迎上他怜惜的眼神,“我做一日赵家的家臣,就侍奉您一天。”
“好了,我们兄弟之间,说这些干什么。你我的忠诚,都是留给国君的。以后,韩家的一切肯定都会被还……我是说,你以后,肯定用不了多久就能让韩家守一片晋国的土地。”
“如果韩氏真能在我手上重有一块封地,那我彼时必不忘赵家的大恩。”
穿在边上骑马跟从,佯装漫不经心、暗里细细咀嚼着两人颇为认真地对话,私底下想,“已经开始树羽了吗?我这位从狄国回来的堂兄不简单呐,久居晋阳、看不起他那些公族子弟,还真是没眼光。”
深秋的阳光从道荫筛下,遮去了少年们各自纯粹而又复杂的心事。
*架空向,请勿考究~🥀
[按:智伯被诛后,赵襄子、韩康子查封了一大批晋内无良媒体,并停发了部分官方期刊。以下为通过虫洞泄露的此类绝密档案。]
P1:年代:BC636 级别:A 涉及:赵氏
[文案:惊!深夜叩关的神秘少年。身姿颀俊,异域风情……是不速之客?还是归乡赤子?我们几乎无从得知。据可靠人士观察,这位郎君面容酷似原大夫赵子余先生,他们二人之间又有何关联?敬请期待前方密探一线报道。欢迎知情者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哦~]
(后续:赵姬第二天上街的时候意外收到了这张小传单,于是凌晨刚刚回到晋阳的赵盾在赵姬的善意提醒下马上烧了这件衣服,N天没有出门,成功避免了出道即社死。这让他一直以来对表妹-姨娘感激不尽)
P2:年代:BC636 级别:A+ 涉及:赵氏-韩氏
[文案:此投稿Ip地址不明,小编的技术人员也没能查到~好可惜呀,希望有高人相助~不过,子余大人家的公子们真的很可爱,虽然嫡长公子有点冷峻,但是没有影响。小编打算拿去当今日份头像了(◦˙▽˙◦)]
(后续:赵襄子和韩康子在政府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侦破了原始投稿者Ip,发现居然在他们前代家宅所处的街区。二人哭笑不得,并一致认为这位神秘人就是照片的摄影师韩献子,且投稿时极有可能征得了赵宣子和邯郸君本人同意)
P3:年代:BC621 级别:A- 涉及:赵氏
[文案: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天,赵成子之子,现赵氏宗主,作为我国史上第一位正卿登上了政治舞台!同时,他也是我晋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执政。他会不负众望、成为国人的荣光,还是徒有其表、使国家陷入万劫不复?让我们拭目以待。]
(后续:半年后,赵宣子的家人在市场类似报刊亭的摊位上看到了这份小报,就拿去给宗主过目。宣子处理完一天的政务,深夜回房后才看到。平日里严正危肃的他终于因此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倒不在乎报上对自己妄加猜度的言论,只是从这张照片上看去,他的阿奴,邯郸君赵穿,已经和自己差不多高,应该很快能独当一面了。)
*阿奴,对弟弟的爱称,赵穿为赵盾堂弟
P4:年代:BC578 级别:S 涉及:赵氏-韩氏
[扉页文案:封面画师:佚名。招聘下期模特,单人1000金。]
(后续:赵襄子听闻过他们家族曾经的罹患与困顿,即使现在面对着这本杂志扉页上的广告,他也不能完全想象出彼时的黯淡。重复着拖文档进入回收站、单击右键彻底删除这个动作,赵襄子突然转身,问一旁的韩康子道,“如果,我没有派人前去军中谈判,你会遵从智伯的意思,把我和整个都邑的百姓淹死吗?”韩康子看着他,愣了一下,缓缓摇头,那双忧郁的眼睛仿佛在说:“不会。你很好,和你的先辈们一样。我以前就听说过,也一直都知道。这一次,我看到,你身后的那些人,都已经走投无路,也不愿意背叛你举家出逃。印证了多年以来的想象后,我就开始举棋不定了。”而后,他拍了拍赵襄子的肩膀。他们二人都叹了口气,时过境迁,晋国江河日下,分崩离析已成必然。纵似赵、韩两家,恩义尤甚,直至今日,也不过只能以此,聊慰前人之好。)
P5:年代:BC570 级别:C 涉及:赵氏
[扉页文案:鸽派人物登台,旧日勋贵氏族重复耀光。软弱?亦或绵里藏针?无论如何,从此刻起,机遇在他掌中;未来,也在他掌中。]
(后续:多年后,一个金秋,赵文子循例携族人前往首阳山打猎。到晚间,其余人都已或搭帐、或往庄院里宿下。他改了白衣装扮,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施礼叨扰。那家的主人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丈,见一位文文弱弱的先生来深山中借宿,很是诧异,但看到他如此谦和恭谨,还是热情地招待了他,让他在东厢宿下。酒过三巡,文子在墙上的篮子里看到了这本已微微泛黄的刊物。他翻开扉页,盯着那行小字,故意出声道了句,“我看而今赵孟,委实软弱。”不想老丈立即火冒三丈,“赵孟大人是我们晋国梁柱,竖子无知,怎敢胡言!”他立时稽首称罪谢过,而后便匆匆托故去东厢,熄了灯烛。长夜漫漫,无人看到他疲惫不堪的面庞上流下的激动的两行清泪,无人看到他微扬的唇角,也无人听到他热烈的心跳。)
P6:年代:BC560 级别:B+ 涉及:晋侯-赵氏
[文案:晋国的太阳再度在整个天下升起了!她的缔造者竟是前所未有的年青!国人沸腾了,半个世纪前的辉煌又一次笼罩了我们!这一次,她可以永恒不落么?]
(后续:赵襄子目不转睛,看着这篇博客,心底五味杂陈。良久,他掩面痛哭,“吾为臣失道矣。”韩康子锁了办公室门,不致教人窥去了赵襄子的失态。他也在深思,想到悼公的早逝,平公的不君,赵文子的忧劳殉职,韩宣子的急功近利,智伯的大权独揽……时至今日,他们也不过是汪洋一粟,天下大势,浩浩汤汤,所谓君君臣臣,早就不是谁凭一己之力,就能匡扶得了的了。他们只能空心,涌向既定的、未知的前方。)
古文课上温习了楚汉之争,遂进行一些一老夫老妻(不是)旧识君臣建设。
分割线预警:为贴合太史公给沛县起事组的地痞人设,语风极端生草。
“萧何!”
“主公…臣…嗬…臣回来了。”
“……”
“主公?……三爷?三爷,怕不是在中军帐,等了一晚上罢。”
“还有脸说呢!到处找不着人。再要迟些,军法处置!就打了几场败仗,逃的人也忒多……怎么,想走就利利索索走啊,谁拦着了还……去而复返,专程看我笑话是不是!”
“三爷这说的哪里话,便是借一百个胆子,仆也万万不敢有贰心。仆是去追人。”
“谁他娘的那么大本事,劳动相国大驾,夤夜急追。萧何,别给点颜色就开染坊,一天天的,倒开始学着拿瞎话诓我了!”
“天可怜见,仆的的确确是去追人。追前些日子和三爷提过的那个,韩信。三爷没了我萧何事小,如果让韩信跑了,日后打天下可将难上加难。”
“当真?这还差不多。来来来,让我瞧瞧。先不管他韩信不韩信,平安回来就好。要是你真投楚,那老子和撂了半条命在这儿有什么分别!”
“仆谨诺。”
……
“依相国所言,韩信那小子的确有点东西喽?”
“仆约略察究,必不下于千人敌。”
“既然相国这么器重韩信,那我给他在军中封个劳什子官,也便结了。”
“诶~三爷,这么糊弄人家,万一又不告而去,仆纵是有心再追,也无力相向。”
“好好好,相国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绝不能拂了你的面子;给他封个大官,跟英布、彭越他们带一样的兵,总够意思吧。”
“那仆就替韩信谢谢三爷了……”
“哎,萧何、萧何!啧,就这体格还大半夜出去追人,自个儿都顾不住,瞎管别家的闲事……子房东归也有好几天,路途艰险、车马劳顿,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唉,一个两个的,都不给人省心……来人!扶相国回去休息。”
“诺。主公……相国,没、没走啊?”
“相国为我饶回来一奇才啊,不但未叛,实有大功;此事且再不提。待会晓喻众军,三日后,我要,设坛拜将。”
(彼时,重回军营的韩信正不停碎碎念:汉王臣属当真都不要命吗?昨夜要不是我勒马及时,萧相国差点从山道栽下去。不过,正好我也是不惜死的,此番若能一展襟翼,同他们搭个定伙又何妨?)